牛顿与金本位:一个科学家“顺手改写了世界金融史”的故事
话说17世纪末,英国正处在一个非常尴尬的时刻——不是战争,不是瘟疫,而是……硬币出问题了。
当时英国还用白银作为主要货币,但因为造币工艺太差,银币边缘常被人“削一圈”私藏起来,久而久之,市场上流通的银币又轻又薄,严重“缩水”。国家想修复这个问题,但没人愿意用“好银币”换“坏银币”,结果整个经济快被搅乱了。
就在这时,国家找到了一个人来救场。不是经济学家,也不是财政大臣,而是……艾萨克·牛顿。
对,就是那个发现万有引力、搞微积分的牛顿。他此时已从剑桥隐退,被安排到了一个叫“皇家铸币厂”的地方当“厂长”。别人都是退休养老,他是来搞技术改造。
牛顿一上任,就把英国的铸币系统“开了盖”,一看简直是物理灾难现场。他雷厉风行地主导了一场大手术:把全国所有旧银币回收,重铸新银币,用最先进的打磨技术,边缘刻上防伪花纹,让你再也削不了边。
然而——牛顿很快发现了一个问题:
新银币太好了,太值钱了,结果谁都不愿意用来花,通通拿去出口、囤积,国内市场反而没钱用了。
于是牛顿又研究起了金币和银币的价格比。他用自己“天才科学家”的脑子算了半天,决定在1717年建议政府把金币“几尼”的价格定为21先令整。这个动作听起来不起眼,其实非常关键——它偷偷地改变了金银比价结构,让金币变得“更划算”,结果大量白银流出,黄金悄悄上位,成为英国市场上真正流通的主力货币。
牛顿并没有说:“我要搞金本位。”他只是动了下金银比价的小手术,却为后来整个英国的货币体系换个内核。
一百年后,英国正式确立金本位,而这一切——很多人说,是牛顿无心插柳的“神来之笔”。
“你以为牛顿只改写了物理学?错。他还顺手给了金融史一记重锤,把黄金从宝石店送进了中央银行。”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