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国居民金融素养报告-上海高级金融学院
今天分享的是:2024年中国居民金融素养报告-上海高级金融学院
报告共计:48页
《2024年中国居民金融素养报告》由上海高级金融学院和嘉信理财共同发布,通过问卷调查对中国居民金融素养展开研究,涵盖货币与银行、收支与信贷等六个维度,旨在剖析现状、差异及与金融行为的关联,为提升居民金融素养提供依据。
1. 主要发现
- 素养得分与差异缩小:2024年中国居民金融素养整体得分71.8分,较去年提升,地区差异逐渐缩小,上海连续三年居首。
- 投资意识与行为:居民多元化投资意识有所提升但仍不足,金融素养与投资意识正相关;常见金融行为参与度上升,有投资经验居民素养更高。
- 性别与规划差异:女性在财务规划维度得分首次超男性,在安全与保障维度连续三年领先;仅半数受访者有长期财务目标,青壮年群体应重点提升。
- 养老金与决策影响:金融素养对个人养老金开户和购买比率有积极影响,财务规划维度作用显著;素养影响投资决策依据选择,低分者更依赖社交媒体和销售人员引导。
- 风险防范与权利责任:居民金融风险防范意识提升,但消费者权利与责任维度得分下降,对金融产品监管归属了解不足。
2. 证券投资者与全国居民比较
- 素养领先与分布不同:证券投资者金融素养全面领先,实践能力突出,但在财务规划维度差距缩小;其群体分布与全国居民不同,年龄上45岁以上得分高且差异小,学历上大专及以下组得分接近,性别上男女得分更接近。
- 素养与行为相关性:投资实践经验可缩小不同教育背景人群金融素养差异;金融素养对持仓时间、多元化配置有积极影响,素养高的投资者博彩偏好相对较轻。
3. 建议与展望
- 提升体系与实践教育:多方协作打造立体化金融素养提升体系;增加金融实践教育内容,为重点群体定制教育内容。
- 养老金与长期规划:以个人养老金制度为切入点,普及长期财务规划理念和实践,推动金融机构宣传,提供投资工具,推广专业服务。
- 未来展望:我国已进入居民金融素养提升关键时期,需各方合力。持续调研形成素养指数,追踪变化、发现问题,推动金融普惠和民生福祉实现。
以下为报告节选内容
展开全文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