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世重注苏州百亿,外资逃离论又被打脸
↑关注苏州圆桌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最近,苏州又有一则关于外资的新闻引起了舆论关注。8月27日, 世界500强、全球第一汽车技术供应商德国博世集团再次与苏州签约,计划未来五年在苏州工业园区投资约100亿元人民币,打造智能驾控中国区产业创新项目。据了解,这也是今年迄今为止,苏州对外披露的最大一笔外企新增投资。
在外资全球布局愈发受到地缘政治左右的当下,博世依然选择“重注”苏州,引起各方热议,也让网上时不时泛起的“外资逃离论”又一次被打脸。
博世为什么要在这个“当口”加码投资苏州?近些年,苏州的外企布局呈现出怎样的新形势?围绕这些外界十分关注的话题,圆桌观察员与相关部门、企业负责人展开了对话。
一
博世是外资投资中国的典型代表,它的一举一动,代表了很多外企的心声。
“100多年历史的博世,嗅觉非常敏锐,基本没有错过每一次大的机遇,它一直坚持技术驱动和全球化发展两大战略,这是它能从小作坊成长为头部企业的主要原因。”一位深谙外企招商的工作人员告诉圆桌观察员。
早在中国还没有正式加入世贸组织(WTO)的1999年,博世集团就一眼相中了苏州,当年便设立了博世汽车部件(苏州)有限公司。这样的选择,毫无疑问收获了丰厚的回报。乘着中国入世和经济高速崛起的东风,博世在之后的20多年里快速壮大,牢牢坐稳了其全球最大汽车技术供应商的地位。
之后,经过连续几次加码,现如今,苏州已成为博世全球化布局中最为重要的一块拼图。博世苏州囊括汽车电子、车辆运动智控系统、智能驾控、智能制造解决方案、博世互联工业、两轮车及运动车辆6个事业部,有9000余名员工,曾获得全球“灯塔工厂”称号、国家级最高质量荣誉“中国质量奖”。
展开全文
苏州与博世的缘分,可上溯至1999年。
特别是近年来,博世更是动作频频、指向明确。2023年,博世在苏州投资新建新能源汽车核心部件及自动驾驶研发制造基地,累计投资达130亿元。这一回,博世再砸100亿元,旨在研发和生产先进的全栈式智能辅助驾驶系统解决方案及智能座舱软硬件相关产品。
可以看出,博世正把中国苏州作为其抢滩智能驾驶前沿赛道的核心基地。这样的战略与中国乃至全球汽车产业发生的急剧变革高度吻合,将进一步巩固博世在汽车产业方面的技术领先地位,实现在智能辅助驾驶领域,博世在中国主导研发、创新成果全球输出。
据透露,目前博世集团在中国拥有65家法人实体,2024年销售额达1427亿人民币。“如果想在全球市场上保持竞争力,我们也必须在中国保持竞争力。”博世集团高管的一席话,道破了博世如此看重中国、看好苏州的原因。
二
“外企最看重可预期的发展环境和未来市场。”苏州市相关部门工作人员认为,博世加仓与中国汽车产业的崛起密不可分,离开中国就意味着失去未来,这绝不是一句空话。而随着中国制造业在各个领域的异军突起,越来越多外企正意识到,必须与这座世界最大的工业基地牢牢捆绑。
今年以来,像博世这样继续投资并扎根苏州的跨国公司,还有不少。
例如4月18日,德国布鲁克纳亚太区总部基地项目签约落地园区,总投资1亿美元,打造综合性总部基地;4月23日,博泽新能源汽车智能座舱及门板系统项目开业,项目达产后,德国博泽集团在太仓的三座工厂年销售额将达120亿元。值得一提的是,在太仓,第500家德企已正式投产。
三星电子续约,在苏州开启新一个30年发展计划。
而在今年4月21日,三星电子与苏州的历史性续约也颇为引人瞩目。就在苏州三星电子有限公司成立30周年的重要时刻,这家苏州工业园区最早引进的外资巨头,非常低调地与苏州中方财团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完成了续约,而且一续就是30年。这份坚定不移的长约,让三星要撤离中国的谣言不攻自破。
在今年苏州最具风向标意义的外资盛会——2025苏州全球招商大会上,沃尔玛、松下、飞利浦、通用、礼来制药、丹纳赫、采埃孚、梅里埃、裕廊集团在内的一众外企高管,都对下一步投资中国、投资苏州的计划和意愿毫不避讳。现场共签约项目超400个,总投资逾3400亿元,包括德国奥赫尔商用车悬挂系统项目、珂亦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项目、奇瑞捷豹路虎全新电动化项目、美国仕驰汽车核心部件项目等。类似的投资难以一一列举。
三
“外资在苏州的规模相当庞大,一部分在中国市场已无竞争力的外企选择了离开,这是客观存在的,但还有很多跨国企业选择加仓,把除了生产以外的研发、区域总部也落了下来,而且是通过利润再投资的方式。”苏州工业园区一位负责外资招商与服务的工作人员告诉圆桌观察员。
苏州需要外资,因为外资在带来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的同时,还能够增加城市的税收并解决就业,带动本土产业链的成长。外资早已成为苏州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外资布局苏州,也是看好苏州背靠的中国大市场,以及自身拥有的一流营商环境、产业配套以及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这些都能够帮助外企降低制造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增强全球市场竞争力。
进入新世纪以来,这种建立在经济全球化和产业链合作之上的彼此成就、谁也离不开谁的双赢共生关系,牢固地定义着苏州与外资之间利益共同体的伙伴关系。
苏州工业园区,是全国响当当的外资集聚高地。
圆桌观察员通过梳理后发现,以中国与新加坡合作开发的苏州工业园区为例,这个国际化的产业集聚高地,截至目前已累计实际利用外资超420亿美元,吸引外资企业超5200家,108家世界500强企业在园区投资了189个项目。到2024年度,园区拥有省级跨国公司总部76家,占全省近20%,居全省各县(区)第一。
除了设立各级总部,和以往外资进入中国主要从事生产制造不同,近几年,外资在苏州设立研发中心的热情持续高涨,本地化战略日益清晰。据商务部门相关数据,目前,苏州全市拥有外资研发中心约320家。
这次博世投资100亿元打造的智能驾控中国区产业创新项目,也是一家融研发和制造为一体的高等级创新中心,技术研发、人才引进和样车开发等领域,自然是未来五年博世新项目的重中之重。
2025年初,苏州再次发布《关于支持制造业企业扩大有效投入的若干政策》,明确提出鼓励外商制造业企业利润再投资,单个项目最高奖励1000万元。这是苏州又一次出台政策,强有力招引优质外资项目,鼓励外企投资加码。
主打精细涂料研发与生产的荷兰斯塔尔公司,扎根苏州已超20年。
苏州的外资故事与外资的苏州传奇,正在负重前行中激荡着梦想的火花,折射出经济全球化的不屈与韧性。今年1至7月,苏州全市实际使用外资48.2亿美元,同比增长1.9%,规模居全省第一、全国第二。面对严峻的外部挑战,这一数据仍然保持正增长,十分难得,也十分提气。
从生产到研发,从单一工厂到功能总部,外资在苏州的布局正走入由量到质的全新发展阶段。今后,外资与苏州的精彩故事,还会不断上演。
来源:苏州圆桌 圆桌观察员/零零漆
编辑:婉安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