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69万利润蒸发!北大医药核心子公司失血10亿,大客户依赖症难解
(图片来源:网络)
出品|搜狐财经
作者|冯圆圆
8月11日晚,北大医药公告核心子公司与北京大学国际医院的独家合作终止,这一公告犹如抽走公司营收的"顶梁柱",将导致北大医药明年营收骤减10亿。
随后,北大医药的股价应声暴跌7%。当"现金牛"业务突然断流,这家老牌药企能否加速转型、摆脱大客户依赖症,成为投资者最担忧的问题。
单一客户依赖埋雷
8月11日晚,北大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北大医药”)披露了一则业务变动公告,将这家老牌药企推向市场关注的风口。
公告显示,北大医药全资子公司北京北医医药有限公司(下称“北医医药”)与北京大学国际医院(下称“国际医院”)的长期服务合同已于2025年5月终止,这一变动将对北大医药的业绩带来重大冲击。
展开全文
2022年时,北医医药与国际医院签订合约,北医医药为国际医院的医疗设备、手术器械、药品(特殊药品除外)、体外诊断试剂、医用耗材的采购、物流与配送等项目服务的唯一提供商。
当年,国际医院便为北大医药贡献了8.14亿的收入,占北大医药当期营业收入的39.19%;2023年及2024年,北医医药与国际医院产生的交易金额分别为9.86亿、11.23亿,分别占当期营业收入的44.94%及54.51%。
北医医药与国际医院的合作关系,对北大医药而言举足轻重。2022年至2024年,北医医药贡献了北大医药近半的利润。
(数据来源:同花顺)
据北大医院披露,终止与国际医院的合作预计将导致其下半年销售收入减少6亿,净利润减少4000万;2026年营业收入预计减少10.27亿,净利润预计将减少6869万。
北大医药的转型挑战
从北大医药目前的业绩情况来看,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20.60亿,相较于2023年下降了6.10%;实现归母净利润1.38亿,同比增长211%。据北大医药解释,主要是受益于下游需求业务量的逐步增长,北医医药业务收入规模同比提升所致。
如此看来,一年缩减超10亿的收入,着实不是一笔小数目。受终止合作消息影响,截止8月12日收盘,北大医药每股报收6.42元,全天跌幅7.36%。
北医医药是北大医药于2010年通过发行股份购买而来,并借此迈入医药流通领域。经过多年发展,医药流通业务已成长为北大医药的核心业务,至2024年北大医药的医药流通业务实现收入14.37亿,贡献了当期69.75%的收入。
(图片来源:北大医药2024年报)
北大医药与国际医院业务合作的终止,不仅是一次合作关系的结束,更是对其业务结构及未来发展战略的一次严峻考验。
事实上,北大医药在发展过程中曾经历过多次转型调整。2015年,北大医药剥离了原料药资产,核心业务由原料药向制剂及医疗服务转型。
近年来,北大医药加大了其研发投入,重点布局抗感染、镇痛类、精神类、慢病类四大核心领域。2024年,北大医药的研发投入4013.35万,同比增长12.22%。
未来,北大医药能否成功探索出转型之路,摆脱对单一合作方的依赖,市场正拭目以待。
评论